焊接殘余應力是怎么產生的?怎么控制?
發布時間:2022-02-06
瀏覽次數:11764次
焊接殘余應力是焊接工程研究領域的重點問題。
涉及焊接的各種工程應用中,都十分關注殘余應力的影響。例如,在土木工程領域,對于鋼結構焊接連接,殘余應力對結構的疲勞性能、穩定承載力等均有影響。 殘余應力是指在沒有外力或外力矩作用的條件下,構件或材料內部存在并且自身保持平衡的宏觀應力。第一類內應力(又稱“宏觀應力”)貫穿于整個物體內部;第二類內應力存在于單個晶粒的內部,當這種平衡遭到破壞時,晶粒尺寸會發生變化;第三類內應力則是指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力。

微觀上,不同原子或者同種原子不同排列方式,造成材料成分或者結構上的不均勻性,導致的原子間相互作用力的變化在宏觀上的體現。鑄造、鍛壓、焊接、噴涂以及各類機械加工成型過程中都會導致材料出現殘余應力。焊接殘余應力是焊件產生變形、開裂等工藝缺陷的主要原因,焊接變形在制造過程中危及形狀與尺寸公差、接頭安裝偏差和增加坡口間隙,使制造過程更加困難;焊接殘余應力可使焊縫特別是定位焊縫部分或完全斷開;機械加工過程中釋放的殘余應力也會導致工件產生不允許的變形。同時,焊接殘余力可能引起結構的脆性斷裂,拉伸殘余應力會降低疲勞強度和腐蝕抗力,壓縮殘余應力會減小穩定性極限。因此,焊接殘余應力一直是焊接界關注的重點問題之一。

2、采用線能量小的工藝參數和焊接方法及強制冷卻措施。3.3 采取降低焊縫拘束度的工藝措施,補償焊縫收縮量;3.4 錘擊多層焊縫中間各層,使之延展,降低應力和拘束度;3.6 局部加熱,在構件的相應部分形成可補償焊縫收縮的變形。1、利用機械力或沖擊能分為焊縫滾壓法、機械拉伸法、錘擊法、振動法、爆炸法。2、熱處理整體高溫退火、局部高溫退火、溫差拉伸法(低溫消除應力法)、擬焊接加熱法。